吳萬鐘

主講人簡介

姓 名:吳萬鐘
職 稱:韓國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
論文題目:〈大武〉乐章论考
論文摘要:
  周初形成的<大武>乐章是以一组诗构成的乐舞曲,但我们不清楚构成<大武>乐章的是哪些诗,具体有几首诗,其排列次序为何等等。历来学者对这些问题多有不同的论述,似乎见仁见智,莫衷一是。本文想把这些问题的研究内容梳理一番,以见其问题的来龙去脉,并提出较为合理的理解方案。有关<大武>乐章的较早记录是见于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。按照《左传》说话的逻辑排列<大武>乐章的次序,就是武王克商之后,为了记念胜仗做了颂歌,[其一曰]:<时迈>; 又作[其二曰]:<武>,其卒章曰,‘耆定爾功’; 其三曰:<赉>; 其六曰:<桓>。从这一记录看,<大武>乐章的篇数是六,其次序是<时迈>,<武>, <赉>,<>,<>,<桓>。我们还可以从《礼记·乐记》的“且夫武,始而北出,再成而滅商,三成而南,四成而南国是疆,五成而分,周公左,召公右,六成复缀,以崇天子。”的记载,旁证<大武>乐章的篇数为六的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和《礼记·乐记》的有关<大武>乐章的记载,使我们知道<大武>乐章是以六篇构成的乐舞,和其排列次序是<时迈>,<武>, <赉>,<>,<>,<桓>。但其中没有提到第四和第五篇的内容,只能留下缺如,而且这两则文献记载给后人判断<大武>乐章之面貌而弥补其缺如的线索,即《左传》的记载提供四篇乐舞歌曲的核心内容,和《礼记》的记载提供一共六成乐舞的整体面貌。由此,后人研究<大武>乐章时,根据这些内容对乐章的次序和篇名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。本论文将把这些不同看法整理,并探究产生其不同看法的原因。